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現代快報記者 朱蓓
原先旅行社大量使用兼職導游,不簽合同
過去,導游在很多人眼里是個光鮮的職業。工作分淡旺季,淡季可以自由支配時間,不用坐班;走南闖北,在世界地圖上留下一個個腳印;收入可觀……這么多優勢,吸引了很多年輕人考導游證。但今年《旅游法》執行后,這個看上去很美的行業,被剝去華麗的外衣。“購物回扣”沒了,導游收入明顯下降,很多問題也凸顯出來。
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江蘇省確認報考導游證的考生共有17934名,比去年降低9.84%,而南京市兩個報名點確認報考人數共有5827名,比去年降低9.6%。
旅游業內人士透露,受旅游法影響,南京不少旅行社收客量下降,跟團人數大幅減少,需要的導游也跟著減少。而導游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導游是兼職導游,而非專職導游。
南京一家大型旅行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旅行社有20%導游是專職導游,也就是和他們簽過合同的。剩余的80%則是兼職導游,不簽合同,只在旺季需要導游的時候,才會找他們來帶團。該負責人稱,在現在游客較少的情況下,旅行社會先保證專職導游帶團量,至于兼職導游,就不好說了。
《旅游法》執行后,一些兼職導游“零接團”
楊絮(化名)今年32歲,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也是一位兼職導游。她2005年入行當導游,2011年做了出境游領隊,現在卻只能賦閑在家,暫時做一名全職媽媽。
楊絮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今年9月份,她還很忙,但10月1日《旅游法》執行后,她一個團也沒有接到。“不是我一個人這樣,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兼職導游,他們也都沒接到團。”
楊絮稱,旅行社有個職位叫做OP,負責排團,給導游、領隊安排工作。“除了專職導游,還能接到團的兼職導游,都是跟OP關系好的。”她說,和OP關系不好的話,即使是專職導游,接到的團也是沒“油水”的。
楊絮9月份一共帶了3個團,兩個港澳團,還有一個“俄羅斯+朝鮮”的10日游,9月份她沒在家里待幾天,這跟《旅游法》執行前,游客們“搶搭最后一班車”有很大關系。
“原先即使在淡季,每月至少也會有1個團,不會像現在這樣,一個都沒有。”楊絮告訴記者,即使正在帶團的導游,收入也都不行。“當初收入最高的時候,一個月拿到過15000元,所以現在落差特別大。”
她說,現在各家旅行社對于帶團的補貼費用不同,不過都不如之前的收入。以四五天行程的港澳團為例,原先即使客人不怎么買東西,導游帶一個團也有兩三千的收入,但現在旅行社給的補貼一般只有1500-2000元,“也有旅行社按照人頭給,350-450元一天,都不如以前。”
兼職導游找出路,有人熬夜賺游戲幣
從10月1日到現在不接團,沒有收入。楊絮苦笑著說,因為沒和旅行社簽合同,除了沒有收入之外,自己還得交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個月得交580元。”
“除了像我這樣暫時在家的,很多人都在找出路。”楊絮表示,她周圍的兼職導游,大多數都還在觀望,看后面情況是否會有所好轉。也有不少兼職導游已經想到了轉行,但下面準備做什么,也是五花八門。
楊絮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我的一個小姐妹,現在每天熬夜幫人在網上賺游戲幣。”
還有不少兼職導游轉去做代購,畢竟輕車熟路。一些原來做境外游領隊的,現在也只得退而求其次,去跑一些一日、兩日的短途游,“多少賺一些,總比坐在家里好。”楊絮說。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