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文|黃志杰
千辛萬苦,代價巨大,中國人終于在小康道路上有所斬獲,GDP世界第二,大陸居民儲蓄余額超過40多萬億元。
深植國人心底的“徐霞客之夢”,漸漸蘇醒。人們越來越想認真看看身處的這個世界,越來越想體驗祖國大好山河。人群熙攘,從各個景區大門,蜂擁而入。人們看到了什么?
旅游內需被綁架
國慶期間,四川九寨溝成為上不去、下不來的“死胡同”,數千游客滯留到晚上10點,數萬游客在管理者的冷漠應對之中傷心離去。
在云南香格里拉,央視記者第一次參團被強制消費,“會把刀子放在你脖子上”,第二次參團又被強制消費,與其他游客被扔在荒郊野外,面對投訴,迪慶州旅游局質監所所長、州旅游執法支隊負責人李四春說:“像你這樣的滾蛋!永遠不要來香格里拉。”李還揚言要動用“防暴隊”。
在央視不斷追蹤下,兩個月之后,到了國慶期間,迪慶州才將對李四春的“調離”改為“免職”,在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等雷霆手段之下,又改為“撤職待崗”,李的名字才被公開。
2011年10月,19名重慶游客在湖南鳳凰古城遭到當地30余人圍毆,在警察到達后,兇手仍然試圖毆打游客,救護車則向重傷員索要了6000元。這只是鳳凰眾多游客被打事件中的一起。是年,鳳凰縣接待旅游人數達600萬人,旅游總收入44.31億元。
更戲劇性的一幕在后面。2012年3月20日,鳳凰古城景區經營權擁有者——湖南天下鳳凰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前往重慶召開“主題推介會”。在向重慶人“道歉”之后,葉文智拋出了這一言論:“有些游客簡直就是豬。”
中國游客到底是不是豬?這是一個哲學問題。關于中國人與豬在文化上血肉相連的關系,恐怕幾本書都說不完。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在一些毫無底線的景區經營公司的眼中,中國游客不過是砧上之肉。僅201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約16.8億人次,出境旅游約4510萬人次。
人們被自己壓抑已久的消費需求所綁架,遭遇宰割時,他們甚至連叫聲都很小。于是,正如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評價云南省處理香格里拉事件所說:“力度不夠,廣度不夠,溫度不夠。”
經營權出讓潮被忽視
“大好山河”變身“景區”,“景區”又變身“高價景區”,“高價景區”再變身“殺豬景區”。
在這個鏈條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景區”二字。在這背后,是1997年以來,風行中國的“景區經營權轉讓潮”。不為大眾所知的是,最近十余年來,幾乎所有的旅游問題,都與這股潮流有關。
這股潮流的起點,正是發表“游客是豬論”的葉文智。1997年,葉文智所在的中國大通實業有限公司獲得張家界黃龍洞經營權,由此,景區所有權和經營權開始“兩權分離”。2001年,四川省在旅游項目招商會上宣布,出讓包括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在內的國內10大著名旅游景區及100多個旅游景點的經營權。
再往后,景區經營權出讓風起云涌,扭轉了整個旅游經濟體制。
伴隨著這股潮流的是旅游市場活力四射,同時也有決策層的猶疑。2002年,建設部“嚴禁以任何名義和方式出讓或變相出讓風景名勝區資源及其景區土地”;2005年9月,建設部又發文“禁止轉讓國家級重點風景區經營權”。
2009年11月9日,福建省發出《關于加強世界遺產和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的通知》:禁止出讓世界遺產和風景名勝區門票專營權,已經出讓的要在2010年6月30日前全部收回。因為“近幾年來,一些地方擅自出讓或變相出讓了景區門票專營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景區管理薄弱、資源破壞和國有資產流失”。
現在回頭看,事實有些尷尬:建設部的文件成為一紙空文,福建省的通知也執行遇阻。比如,通知發出的次年3月,福建省首批風景名勝區之一、東山風動石景區就公開將門票經營權以869.99萬元拍賣出去。
經營權一收就靈?
經營權出讓,到底給中國旅游帶來了什么?
旅游公司用水沖洗孔廟,張家界建設滑索遭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黃牌??“賤賣”背后的國有資產流失、過度開發對文物和環境的破壞、游客維權難,屢見不鮮。
比如,在“金山嶺長城出售”事件中,地方政府以860萬元將經營權轉讓給某旅游公司,此后8年,政府不但沒有分紅,反而倒貼2000萬元。8年來,這家公司對長城的保護僅僅是花費30萬元修補了一些磚而已。
中國的自然文化遺產,在變身“景區”之后,陷入商業化困局。在這個困局中,博弈仍在繼續。問題是,在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和景區經營公司之外,誰為一盤散沙的廣大游客代言?誰為默默無語的自然人文遺產代言?
作為一個準公共產品,景區旅游資源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和消費上的非競爭性。
在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之間的拉鋸,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之前的十余年,是出讓潮,而最近幾年,各地出現的是經營權回收的趨勢。
在這股回收潮中,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有利益期待的其他企業,打出的旗幟恰巧也是公共利益。回收就解決問題了嗎?
2013年4月,鳳凰縣政府宣布,鳳凰古城結束免票時代,開始收取通票148元。于是,縣政府與擁有經營權的古城公司利益博弈公開化。
該縣副縣長蔡龍在新華社記者面前表示,垃圾桶和免費公廁令人頭疼。當地商戶抱怨說,鳳凰古城公共設施環境“很差”,“走上三四百米也看不見一個垃圾桶,找上十分鐘也不見一個免費公廁。”
每年600萬人次的游客數量,數十億旅游收入,居然連公廁和垃圾桶問題都無法解決?如此基本的問題十幾年都做不好,收回景區經營權之后就能做好嗎?
這就是“景區”。我們注意到這樣的事實:無論出讓還是收回,景區本身以及游客都缺乏發言權。
景區旅游資源價值幾何?由于沒有評價機制,“賤賣”之疑難免;
經營權經什么程序出讓?由于沒有公開招投標,“尋租”之疑難免;
經營公司破壞性開發如何處理?由于選擇性執法、打折執法,“欺祖”之疑難免;
游客遭遇侵權誰給說法?由于許多景區出讓之后儼然獨立王國,“欺客”之疑難免。
如今,越來越多地方政府要強令收回經營權,老問題未解決,又催生新問題:經營公司的合理投資利益誰來評估與保護?經營權出讓合同的嚴肅性如何體現?市場經濟的基礎法治環境如何維護?這會不會成為新一輪套現,或者是一出“關門打狗”?
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出讓,還是回收,如果景區旅游產業化沖動之外,未能強化維護公益之制度問責,那么游客維權難、破壞性開發、國有資產流失,都將繼續出現。
2013年10月,博弈十年之久的《旅游法》實施。這又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故事遠未結束。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