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即日起,本版推出“駛向藍海的郵輪經濟”系列報道,深入解讀我國郵輪旅游現狀,探討產業發展前景。
優勢明顯 迎來最佳發展期
最近幾年,被稱為“移動度假村”的郵輪旅游在國內興起,行李可以方便地放在郵輪客房中,省去了拎來拎去的麻煩,有關“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都可以在郵輪上得到滿足,受到了不少游客的追捧。
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上,記者從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了解到,2006年至2012年,從國內港口出發、搭載國內游客出境游的國際郵輪母港航次的增長幅度已超過7倍。據測算,2020年,郵輪市場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將達到510億元,成為我國航運業、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我國已有上海、廈門、天津、三亞、青島、舟山等10多個沿海城市建成或者正規劃建設國際郵輪中心,中國已成為全球郵輪旅游發展最快的新興市場。
我國地跨東北亞和東南亞兩個大區,不僅是亞洲夏季郵輪航線重要的起始港和目的地,也是冬季郵輪航線的重要停靠點,同時還是全球環游世界航線的必經之地。
2012年,我國內地共接待國際郵輪262艘次,同比增長17.5%,接待郵輪出入境游客50多萬人次。其中,從我國沿海城市出發的國際郵輪142艘次,同比增長49.5%,郵輪出入境游客25萬多人次。目前,我國選擇郵輪旅游的游客中青年人居多,學歷和收入層次都較高,企業工作人員所占比例較大;家庭郵輪旅游以3口之家一起出行為主,多數游客以體驗郵輪休閑和停靠目的地的異域風情、體驗船上的娛樂活動等為需求;航線長度多以4至7天的中短期為主,在航域區域的選擇上以東亞地區為主。
國家旅游局規財司副司長郭長增說,“目前我國郵輪市場總體保持快速發展態勢,今年是國家旅游局確定的‘中國海洋旅游年’,這也標志著海洋旅游正經歷由‘淺藍’向‘深藍’的轉變。專業郵輪碼頭的建設為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有效服務了居民日益多元化的休閑旅游需求”。
今年初,中國內地首艘豪華郵輪“海娜”號在三亞首航,正式宣布民族品牌進軍郵輪市場;與此同時,作為國際郵輪經濟帶上的新興節點,我國郵輪旅游發展備受歐美國際郵輪公司的關注,皇家加勒比、麗星、歌詩達等郵輪巨頭紛紛布局全年的中國市場。
在中國港口協會港口郵輪碼頭分會會長王遲看來,我國目前迎來了發展郵輪的最佳期。全球郵輪市場正在東移,中心逐步從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移向亞洲。郵輪帶來的不只是船票,也給停靠碼頭,特別是母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他說,“郵輪停靠在港口,需要補給;船上的人下來,需要吃飯、購物;郵輪公司要設置代表處,招聘一定的人才,這些都會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問題不少 完善市場需規劃
雖然我國郵輪旅游市場發展空間廣闊,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少。
凱撒旅游副總裁王竹麗認為,目前郵輪旅游市場存在管理缺失、離港登船流程不一、碼頭設施有待改進等問題。
對此,上海市寶山區區委書記汪泓提出,一方面要探索建立郵輪旅游地方法規,制定郵輪旅游合同示范文本,進一步明確郵輪公司、旅行社及游客的權利和義務,規范郵輪旅游市場行為;建立郵輪旅游監管體系,重點整治郵輪旅游市場中的不誠信行為,建立以游客評價為中心的郵輪旅游評價機制。另一方面,要針對母港航線和訪問港航線的不同特點,重點開發“半日游”、“一日游”等路線,適應游客需求,豐富郵輪旅游產品體系。
中交協郵輪游艇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煒航說,與美歐等海洋旅游大國相比,我國的海洋旅游特別是郵輪旅游剛剛走過六七年的時間,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我們的郵輪旅游產品、出境游航線有待進一步豐富,郵輪旅游資源尤其是郵輪入境游的開發有待進一步加大,郵輪旅游消費的認知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郵輪旅游城市、港口間的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郵輪人才教育、培訓體系有待進一步構架,郵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有待進一步確立,等等。”
鄭煒航說,進入中國郵輪的大船時代,亟須制定出《中國郵輪旅游經濟總體規劃》,就中國郵輪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階段、郵輪旅游線路等方面進行總體規劃,以便充分組合國內郵輪旅游資源,有效指導各地協調發展,使中國的郵輪旅游煥發更大活力,在亞洲郵輪發展新格局中處于更加有利地位。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