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欣欣小編語】自10月1日《旅游法》正式施行,導游行業受到巨大沖擊。“購物回扣”沒了,導游收入明顯下降,很多問題也凸顯出來。尤其是原先占大頭的兼職導游,跟旅行社沒有合約,現在很多人只能賦閑在家,導游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雖然現在不少地方都推出兼職導游管理中心等幫助導游更好“就業”的服務平臺,但小編認為這依然解決不了僧多粥少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下面的文章也給不少導游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那就是轉向自由市場。現在有旅游企業就開通出“當地人”這個新概念,欣旅通也打造了關于導游的交流預定平臺,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導游更好“就業”于市場。
過去,導游在很多人眼里是個光鮮的職業。工作分淡旺季,淡季可以自由支配時間,不用坐班;走南闖北,在世界地圖上留下一個個腳印;而收入方面又相當可觀……這么多優勢,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去報考導游證。最近10年,每到11月左右各地“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都吸引了眾多青年參加,而近年由于就業形勢并不如預期樂觀,報考人數已經在逐年下降。今年,據不完全統計,各省的報考人數普遍低于去年。
今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施行,引起了旅游行業的“大地震”,導游行業也受到巨大沖擊。“購物回扣”沒了,導游收入明顯下降,很多問題也凸顯出來。尤其是原先占大頭的兼職導游,跟旅行社沒有合約,現在很多人只能賦閑在家。
于是,有人感嘆,“導游證的含金量不如以往了”。我只能說,發此感嘆的人只看到了以往導游行業光鮮的一面。
求職者能憑一張導游證,找到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對個人來說無疑是好事一樁,事實上,并不是人人都能有這樣的好運氣,大多數擁有導游證這塊“敲門磚”的人,都沒有從事導游工作。每年拿到資格證后真正從事導游職業的人并不多。據業內估算,從業人數不到持證總人數的1/3。
以往考導游證的很多人是在校學生,很多都對未來充滿夢想,以為導游是份好職業,既能有高收入又可免費旅游,而導游證的報考門檻也不高,于是也想自己去考一個證來。等到考到了導游證他們才發現,導游的工作單調、辛苦不說,薪水也不高,一些導游甚至連基本工資都沒有,收入全靠帶游客購物拿提成,有一定“創收”能力的才能過得比較滋潤。
參加國家授權的各省級旅游局舉辦的考試,大概需要費用2000元,如果考試沒有通過還需要再考,通過考試后才可以拿到國家認可的導游證,導游證每年一審,各項費用也要幾百元。導游證的“含金量”本來就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高,要是并不從事這個行業,考了證還是賠本的。
《旅游法》實施后,導游的“入職門檻”明顯提高,活躍在旅游一線的導游,生存狀態已不再是拿到導游證就可以帶團,相反,一部分此前還能“渾水摸魚”的從業者,如今已到了“不是真金不敢火燒”的時刻。在法律越發完善的背景下,市場對旅行社和旅游從業者的專業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行業洗牌已在所難免。
國家旅游局綜合司司長張吉林日前表示,針對大多數旅行社與導游之間都是短期用工的現實,國家旅游局正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同研究制定相關的格式合同,從而確立導游最低工資制度,保障旅游行業健康發展。
有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有導游從業資格證書的導游超過220萬名,其中90%以上的從業人員屬于自由職業者。有的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固定工資和“五險一金”,只是掛靠在當地旅游局下屬的導游服務中心或旅行社。與旅行社簽訂勞動合同的導游固定收入構成是基本工資、“五險一金”和帶團服務費,部分也有購物回扣收入。即便將來能夠建立保障導游最低工資的制度,大多數的導游還是面臨分流和轉型,因為旅行社能夠固定聘用的導游畢竟是少數。
對于這個數據需要解讀的是,有“有導游從業資格證書的導游”,就有沒有導游從業資格證書的導游。后者的數量沒有權威統計,他們生活在行業統計數據的灰色地帶,但游客對他們絕不陌生。在全國很多知名景區周邊總是游蕩著一群胸前掛著導游證,不斷詢問過往游客是否需要導游服務的人,他們中很多就屬于沒有導游從業資格證書的導游,他們胸前所掛的導游證很多來歷不明,這些人基本依靠購物和景點回扣來掙錢。而干脆連假證都不掛的更是大有人在,這些都是各地旅游聯合執法時打擊的對象。
而現在,有某在線旅游企業推出了“當地人”服務。宣稱,“當地人”的出現,使游客不需要自己再上網熬夜辛苦做攻略了,可以把所有撓頭的事都交給“當地人”,這樣游客可以放松下來,像扎根在當地的普通人一樣真正融入目的地生活。“當地人”是對住宿、美食、交通、景區、購物、娛樂等方面非常熟悉的人,并不需要從業資格證書,只是事先與游客在網上進行交流、溝通即可成為旅游搭檔。不難發現,這也是一種沒有導游從業資格證書的導游。這是一種新興的形式,效果還有待觀望。
其實,與其說導游面臨轉業,不如說依靠旅行社來獲取業務的導游面臨轉業。從宏觀上看,我們旅游市場沒有萎縮,只不過是旅行社業務在萎縮,而自由行的游客在急劇增加,自由行游客同樣需要導游服務。只是這個市場還沒被大規模開拓而已。
如果有人能夠搶先把大量“待業”的導游資源與大量自由行游客資源,以合理方式對接起來,顯然可以在這個市場的空白點取得先機。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