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來自高校、企業的11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湖北宜昌,共同探討三峽城市合作與發展。論壇提出,在湖北與重慶之間應培育新的省級城市群——三峽城市群,以對整個長江經濟帶發揮銜接作用。
三峽城市群包括:湖北的宜昌、荊州、荊門、恩施、神農架,重慶的萬州、云陽、奉節、巫山、巫溪,湖南的常德、岳陽、張家界等,總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 “要實現長江中上游經濟帶的無縫對接,彌合中游城市群與成渝群空間結構的‘缺陷’,以三峽區域為核心、集合周邊中小城市構建三峽城市群是唯一的選擇。”三 峽大學校長何偉軍說。
三峽城市群的戰略設想提出以后,“怎樣合作”“如何最大限度地放大用好‘最大公約數’和‘利益共同點’”等成為與會專家探討的熱門話題。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在談到“怎樣合作”時建議,在長江經濟帶內部建立區域互動合作機制,著力推進一體市場體系建設,加大金 融合作創新力度,推進三峽次區域合作;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則探討了在新常態經濟背景下城市合 作的方向與途徑;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誠主張開發長江水電工程,促進中國三峽城市群的建設與發展。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徐頑強說:“宜昌不僅要作國家的‘發電機’,更要為三峽城市群三省十二市的全面發展提供實際支撐,激活其旅游樞紐、交通樞紐和信息樞紐的潛能。”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展示了宜昌的經濟實力:“宜昌市的GDP連續十年位居湖北省第二,在中部六省城市中居第六位。宜昌現已具備了推進城市群建設并成為城市群中心城市的經濟實力。”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闞如良建議成立三峽城市群旅游聯盟,重點在產品互補、線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品牌共塑、平臺共建等領域達成共識。
據了解,早在2014年1月,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就提出建設“湖北三峽城市群”的構想并得到積極回應。近年來,三峽城市之間在交通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旅游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為三峽城市群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和發展前景。(本報記者 夏靜 本報通訊員 徐棟 陳智)
2019成都全年賞花攻略!你想看的花都在這!(2019-03-14)
呼喚真正意義的旅行(2019-03-13)
「恩施旅游攻略」世界硒都醉美恩施(2019-03-13)
「恩施旅游攻略」世界硒都最美恩施(2019-03-11)
襄陽周邊十大值得游玩的旅游景點(2018-09-20)
湖北興山旅游日記,享受自然美麗田園生活(2018-09-20)
旅游;5個最佳旅行國家公園!(2018-09-2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