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摘牌和警告,傳遞出動態考核將成行業管理新常態、旅游景區等級或將更重視軟件建設、“依法興旅”“依法治旅”理念更為凸顯等清晰信號。與此同時,該項制度若要長期化,還需引入游客評價體系
近日,國家旅游局對外通報,44家A級旅游景區被摘牌,1家5A級旅游景區被嚴重警告,9家5A級旅游景區被警告,其中不乏南京夫子廟秦淮河、華山等著名景區。與以往旅游市場的整治相比,這次力度之深、規模之廣,頗引人注目。游客和市場對此反應如何?有關部門嚴肅執法的背后釋放了哪些信號?《經濟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沈陽植物園是此次被嚴重警告的景區。該市旅游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有關部門對沈陽植物園投入經費不足,景區管理粗放,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質量方面暴露了嚴重的問題,游客反映較大。“這次植物園被嚴重警告,在意料之中。”此次44家A級景區被摘牌,問題也大多如此:軟硬件建設落后、價格虛高、經營不善等。
“A級景區是旅游業的一塊招牌,經過了10多年,游客也逐漸接受了A級景區的概念。因此,就更要保證景區質量。”國家旅游局綜合協調司司長張吉林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從A級景區評定工作開展以來,就不是一個只進不出的機制,而是一個動態管理機制。
對于此次被摘牌的44家A級景區,有游客表示:“早就該管了!”以被警告的A級景區、離北京最近的白洋淀景區為例,很多游客表示這一景區旅游體驗差,欺客現象嚴重。游客李斌告訴記者,白洋淀景區除了本身門票外,景區景點中“票中票”現象依然突出,而且每張票都要40元至60元不等。
業內人士指出,對多家景區摘牌,是國家旅游部門整頓旅游市場的大動作。這將有利于國內景區逐漸實現標準化服務,提高游客體驗度和舒適度。旅游服務質量社會監督員楊君認為,此次摘牌傳遞著多重信號。一是旅游景區等級或將更重視軟件建設,風景優美不能替代服務優質;二是等級能上能下、資質可批可撤、動態考核將成行業管理新常態;三是向景區和旅行社發出了“依法興旅”、“依法治旅”明確信號。
摘牌警告作用不可小視,但也有專家建議,這項制度若要長期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現在很多游客出游前都會參考其他網友的網絡評價。以此觀之,不妨在旅游市場監督管理中引入游客評價體系、擴大游客話語權。“有時候,游客本身的評價比星級指數更權威,也更有號召力。”楊君說。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