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里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恢復修建,作為武侯祠(三國歷史遺跡區、錦里民俗區、西區)的一部分,街道全長550米,現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業街,號稱“西蜀第一街”,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 清末民初建筑風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主要內容。古街布局嚴謹有序,酒吧娛樂區、四川餐飲名小吃區、府第客棧區、特色旅游工藝品展銷區錯落有致。 2005年錦里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城市商業步行街”之一,與北京王府井、武漢江漢路、重慶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齊名。 錦里即錦官城。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州奪郡文學為州學,郡更于夷里橋南岸道東邊起起文學,有女墻,其道西城,故錦宮也。錦工織錦,濯其中則鮮明,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錦里也。后即以錦里為成都之代稱。 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其延伸段錦里二期(水岸錦里)于2009年1月開始迎客,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錦里古街完成升級,錦里依托武侯祠,“拜武侯 泡錦里”已成為成都旅游最具號召力的響亮口號之一。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