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標題
一方面,很多傳統旅行社在互聯網時代都舉步維艱,愁云慘淡;另一方面,一些旅行社主動變革,無懼各大OTA線上線下的觸角,活得春風十里。他們是如何實現彎道超車?有哪些經驗可供借鑒?為此,《旅游界》專訪了廈旅國際寶中運營中心(以下簡稱廈門寶中)總經理林志暉,請他談談旅行社創新的思路與出路。
王靜|文
旅游+直播、雙十一大促?
警惕花式營銷“水土不服”!
《旅游界》:現在廈門寶中有多少門店?門店建設是你們渠道建設的重要支撐嗎?未來會繼續擴張嗎?
林志暉:目前廈門有100家門店,全省有400多家門店。曾經門店建設是我們渠道建設的重要支撐,通過深入社區的一家家門店,讓那些有意出游的普通市民找旅行就像找肯德基一樣便利,我們門店就打造成了市民家門口的旅游顧問。但現在寶中已經過了規模擴張的階段,不同于以往著力規模與渠道建設,今后寶中會深挖渠道功效,提高獲客能力,提升服務能力,企業發展從追求規模營收轉向以客戶為核心。
《旅游界》:雙11,這場原本屬于阿里巴巴發起的營銷節,經過7年的發展,已經演變為一場全民購物狂歡節。而對于企業來說,雙11不僅是一場品牌盛宴,面對巨大的交易額,各大OTA在玩法上可謂費盡心思。對于寶中來說,有沒有做雙十一大促?
林志暉:無論是旅游+直播,還是雙十一大促,我認為這些跟風營銷并不適合線下旅行社。一方面,從企業自身定位上來說,作為區域公司,寶中在庫存采購上與全國客戶的應用、需求上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從旅游的本質來說,服務不能打折促銷。據我估計,雙十一各大OTA“戰績”不錯,大部分也都是機票、酒店等單品。因為業內人都知道,旅游產品參加雙十一,大部分出游時間是有限制的,如在周末、春節等旺季就需要加價,并且高出搶購價許多,這樣算下來,價格并沒有多大優勢,反倒容易造成游客的不良體驗;第三,如果區域上品牌不夠強,湊熱鬧很容易被稀釋。因此從我個人經驗,我倒不建議跟風。
營銷固然要做,熱鬧也要去參與,比如寶中的營銷遍布全年的各個節點。但如何才能保證整個旅行社行業長遠健康的發展,才是每個旅行社同行們都要深思的問題。
OTA布局線下的鯰魚效應?
警惕部分旅行社敗給自己!
《旅游界》:傳統旅行社燒錢比不過OTA,在招新方面似乎也比OTA弱了一些。當OTA帶著資金進入市場時,旅行社如何捍衛自己的利益?
林志暉:我認為OTA最大的優勢不是在招新上,應該是在技術與營銷上。包括他們不斷創新的技術、相對成熟的財務模型以及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思維和戰略思維等。而傳統旅行社最大的優勢應該是客戶的信賴感與服務的把控度。
以廈門寶中為例,我們去年全年組團量24萬人次,服務幾乎涵蓋了廈門10%的市民朋友,而我們獲客成本僅12元/人,與之相反的是隨著流量越來越貴,OTA人均獲客成本保守估計要處于80元-150元之間?梢哉f,OTA產品大而全,但是在最關鍵的服務于人的環節把握不夠,總之傳統旅行社還是有機會的。
《旅游界》:如今各大OTA加快線下布局、加盟銷售端、意在何為?這是否意味著搶灘旅游社線下市場?
林志暉:OTA布局線下,旨在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對此我的看法就是該來的都會來。但這應該是一個鯰魚效應,它會讓傳統旅行社更有危機意識,被動或者主動地去創新。當然,旅行社首先要定位清晰,服務好我們自己的人群,打出適合自己的牌。比如我們傳統旅行社和OTA線下門店比賣機票,那就會被擠占得很慘。
傳統旅行社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傳統的思維,事實上電商是無法用錢“燒死”旅行社的。
《旅游界》:您說有問題的是傳統的思維,能否詳細介紹一下?
林志暉:首先電商是“燒不死”旅行社的,但是還有旅行社活得不好,主要還是輸給自己。這也是傳統旅行社最大的困難。比如我們一百多家門店建設微網店前后,其實是經歷一個“渴望——抗拒——適應”的過程:沒有技術時,我們渴望一些新技術、新玩法,但是借助欣欣的技術支持我們有一些改變和嘗試時,大家又會因為一種慣性而排斥新技術新系統。這就需要借助一些學習培訓來逐步適應。包括今年整年,我們都在做內部的梳理,尤其是如何做好技術應用,至少在思想和行為上我們要跑贏其他傳統旅行社。
互聯網+旅行社?
警惕O2O這個偽命題!
《旅游界》:寶中的總部和門市之間的職能協同是如何的?在培訓上,寶中有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
林志暉:我們總部主要負責產品采購、產品的研發、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其中培訓是很重要的一環,甚至我們每年會拿出凈利潤的15%-20%用于員工的培訓和學習。我們之所以愿意做這么多的投入,一是因為我們認識到傳統旅行社需要一些高質量的人才儲備;二是隨著公司壯大,我們需要更多專業的人員對各個門市服務進行把控。
培訓方式有線上培訓課、線下培訓課、各個區域培訓課等,我們甚至會針對教師、醫生等特定服務對象設置相應的員工培訓課,產品研發上也會根據不同客源群,開發他們的專屬產品。
《旅游界》:未來旅行社如何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來減輕電商的沖擊?除服務之外,旅行社還應注意在哪些板塊建立優勢?能否對未來的趨勢做一個預判?
林志暉:旅行社需要更專業的從業人員。何為專業?對客戶的理解,對新技術的理解。但我說的對新技術的理解,不是說讓我們去做技術。我始終認為術業有專攻,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比如當前寶中的做法就是:我們做好服務,欣欣旅游做好技術。
如果旅行社提到“互聯網+”,于是建一個網站,那就是想得太簡單了,因為技術研發、維護成本非常高。如果花個10萬元找人做個網站,一年后大形勢變了,網站需要升級更新,再加5萬……到最后你會發現旅行社花錢找人建的網站,運營不下去了。因為客戶的需求是一直變化的,我們也需要與時俱進。因此,我認為寶中和欣欣合作的模式值得借鑒,技術+旅行社,實現化學反應,讓欣欣去幫我們實現技術的一切,我們只做好服務。
《旅游界》:據我了解,去年你們單品門票就賣近40萬張,全年可以實現50萬張,似乎一路走來都是坦途?有沒有踩過坑?
林志暉:肯定有的,包括寶中和欣欣“旅行社+技術”的合作模式,也是我們在不斷試錯中總結的。
我記得去年馬云說:O2O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原來思考從線下往線上走。有人講如虎添翼,我從來沒見過一個老虎有翅膀的,那是想象力。坦克裝上翅膀未必是飛機,坦克就是坦克,只有飛機和坦克的完全的結合,才能有未來。我是很認同這句話的。
“互聯網+”是什么?并不是有個網就是互聯網。以前看著一些電商不斷喊出“實現100%甚至200%”的增長,我們在接觸線上渠道后,想當然地定個“小目標”——50%的增長。后面發現,你線上賣的產品沒準備好,增長的邏輯沒想好,甚至用門店的思路而不是客戶的思路去做產品展示,其實是必敗無疑。最終我們實現20%左右的年增長。盡管這個數字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還不錯,但對于我們來說,應該是試錯后更加清醒:我們決定專注服務,把技術交給專業的人。后面借助欣欣旅游為我們提供的定制版ERP,在不足一年的時間里,已經承擔我們近9億的業務量。因為只有找對位置,加強合作,才能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在旅游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3
2
1
0
第一次去西藏,不懂的路線規劃,可以問我
沒有電話,咨詢不了,請速聯系,咨詢密云CS...
謝謝你們的認可和支持。歡迎你們以后有時間...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https://www.beijly...
照片沒有保存下來 請大家打開自己的小手自己...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3
3
2
1
2
1
1
1
0
0
0